帳號:guest(3.133.120.1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朝勝
作者(英文):Chao-Sheng Chang
論文名稱:島民情感鍵結──以望安鄉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The Affective Bonds of Islanders – A Case Study of Wang-An (Bāng-Uann) Township
指導教授:李光中
指導教授(英文):Kuang-Chung Lee
口試委員:王鑫
許世璋
蔡慧敏
裴家騏
李光中
口試委員(英文):Shin Wang
Shih-Jang Hsu
Huei-Min Tsai
Jai-Chyi Pei
Kuang-Chung Le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號:810154007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96
關鍵詞:島民望安鄉地方感情感鍵結依戀適所避風禁錮情感序譜軌跡
關鍵詞(英文):IslanderWang-An TownshipSense of PlaceAffective BondAttachSuitShelterImprisonEmotional SpectrumTrajector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7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試圖從地方感角度探究島民和島嶼的互動關係,以澎湖縣望安鄉諸島包含八罩島、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西吉嶼作為研究區域,並於2012年至2017年採質性研究方法深入50餘位島民。研究結果可由三軸呈現,包含情感、空間、時間:情感方面,已然逸出昔日地方感研究,發現由正而負如依戀、適所、避風、生計、禁錮、疏離等宛如序譜般的情感類型;空間方面,即為鍵結模式,隨著駐留頻率而有留島、來回、離島的鍵結序譜;時間方面,統合情感和鍵結並納入島民生活史,進一步繪製成動態的情感鍵結軌跡。本研究所建構的島民 情感鍵結,除了展現出多元情感,並讓地方感研究延伸至島嶼空間,而加入時間概念更令地方感鮮活起來,由地方感橋接自然保護區也適時補缺了純然空間概念的刻板冷硬。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slanders and islands from a perspective of ‘sense of place.’ The islands of Wang-An Township of Penghu County include Ba-Jau Island, Dongyuping, Siyuping, Dongjiyu and Sijiyu as research areas.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conduct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of the area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over 50 islanders during 2012-2017. The results can b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emotional, spatial and temporal. In term of the emotional aspect, this study noted a spectrum of positive-to-negative feelings including ‘attachment,’ ‘suit,’ ‘shelter,’ ‘livelihood,’ ‘imprison’ and ‘alienation.’ Regarding the spatial aspect, a bond pattern, in relation to the residence frequency on the islands, shows a spectrum of remaining on, travelling around and leaving the islands. Concerning the temporal aspect,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islanders was integrated into dynamically affective bond trajectory. This study highlighted islanders’ diverse emotions toward their islands and enriched the rigid concept of space through the islanders’ emotions and their sense of place in relation to the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壹、 前言 1
一、 個人背景 2
二、 研究動機 3
三、 理論背景 3
貳、 詞彙界定 5
一、 島嶼居民 6
(一) 島嶼 6
(二) 旅人 6
(三) 島民 7
二、 情感鍵結 8
三、 島嶼地名 9
參、 文獻回顧 13
一、 望安鄉的地方文獻概述 14
(一) 自然保護區、生態研究、遊憩觀光 14
(二) 聚落建築、歷史追尋 15
(三) 宗教廟宇、人口遷移、社區工作 16
(四) 地方感相關 16
二、 空間、經驗、地方 18
(一) 空間 19
(二) 經驗 20
(三) 地方 21
三、 地方感的意涵、定義與流派 24
(一) 意涵脈絡 24
(二) 多樣詞彙 25
(三) 質量之別 26
(四) 多樣定義 27
(五) 三個流派 31
四、 地方感的「形塑因素」──拆解地方感 33
(一) 地方依附的4項因素(Low & Altman, 1992) 33
(二) 地方創造的3個面向(Hashemnezhad, Heidari, & Hoseini, 2013) 34
(三) 地方依附的三構模式(Scannell & Gifford, 2010) 36
(四) 環教影響地方感的方式(Kudryavtsev, Stedman, & Krasny, 2012) 39
五、 地方感的「層級類屬」──深度與廣度 41
(一) Shamai(1991)的7種地方感層級 43
(二) Low(1992)的6種地方依附類型 44
(三) Hummon(1992)的5種地方感類型 46
(四) Hammitt和Stewart(1996)的5種情感鍵結分類 50
(五) Hay(1998)的5種地方感類型 51
(六) Cross(2001)的6種地方鍵結和5種社區依附 53
(七) 劉俊志(2004)的4種地方依附類型 57
(八) Lewicka(2011)的5種地方感類型 58
(九) Bailey、Devine-Wright和Batel(2016)的5類生命──地方軌跡類型 59
(十) 小結 63
六、 地方感的「情感類型」──全面地方感 65
(一) 散綴論述 65
(二) 正式論述 69
七、 地方感的「空間類型」──島嶼地方感 72
(一) 島性、島感、地方精神 73
(二) 臺灣小島的地方感研究 75
八、 地方感的「時間概念」──動態地方感 78
(一) 論述型文獻 78
(二) 實徵型研究 79
九、 地方感的「另一篇章」──地方意義 84
(一) 論述型文獻 84
(二) 實徵型研究 87
十、 地方研究「範疇延伸」──公眾議題 93
(一) 鄰避設施 93
(二) 自然資源 96
肆、 研究目的 99
伍、 研究區域 101
一、 島嶼擇選 102
(一) 行政區域 103
(二) 邊陲之感 103
二、 島嶼介紹 104
(一) 昔日歷史脈絡 104
(二) 現今基礎生活 111
(三) 島嶼自然面向 124
(四) 島嶼文化面向 126
陸、 研究方法 127
一、 理論範式 128
二、 研究觀 130
(一) 科學知識 130
(二) 田野生活 130
(三) 理論研究 130
(四) 法律規範 130
(五) 小結 130
三、 資料蒐集與分析 132
(一) 文獻分析 132
(二) 深度訪談 132
(三) 田野札記 133
(四) 照片紀實 134
(五) 理論建構 134
四、 撰述筆法與反思 135
(一) 研究結果撰述方式 135
(二) 逐字稿的引用凡例 136
(三) 取代信效度的反思 137
柒、 研究結果 139
一、 關於島嶼 147
(一) 指涉詞彙 147
(二) 展現領域 149
(三) 邊陲弱勢 153
二、 島民情感 155
(一) 依戀 155
(二) 適所 189
(三) 避風 193
(四) 生計 199
(五) 禁錮 206
(六) 疏離 217
(七) 情感序譜 237
三、 島嶼鍵結 238
(一) 島外層次 239
(二) 島內層次 243
(三) 鍵結序譜 262
四、 匯成情感鍵結 264
五、 情感鍵結軌跡 266
(一) 情感鍵結軌跡體例說明 266
(二) 依戀者的情感鍵結軌跡 270
(三) 適所者的情感鍵結軌跡 276
(四) 避風者的情感鍵結軌跡 280
(五) 生計者的情感鍵結軌跡 284
(六) 禁錮者的情感鍵結軌跡 289
(七) 疏離者的情感鍵結軌跡 292
六、 情感鍵結的形塑與傳遞 294
(一) 形塑歷程 294
(二) 傳遞路徑 297
七、 島性、地方精神與情感 310
(一) 孤懸海隅 312
(二) 簡樸靜謐 315
(三) 小結 317
捌、 結論與討論 319
一、 結論 320
(一) 關於島嶼 320
(二) 島民情感 320
(三) 島嶼鍵結 321
(四) 情感鍵結軌跡 321
(五) 形塑傳遞 321
(六) 地方精神 322
(七) 鄰避情結 322
二、 討論 323
(一) 由地方以迄地方感 323
(二) 情感序譜與鍵結序譜 324
(三) 動態地方感的時間創見 325
(四) 情感鍵結的形塑與傳遞 326
(五) 地方精神與地方意義 327
(六) 地方意義的突現接軌 328
玖、 建議與經管 329
一、 情感鍵結後續研究建議 330
(一) 深化島民情感鍵結 330
(二) 廟宇文化和地方感 330
(三) 海洋所在和地方感 331
(四) 島嶼和負向地方感 331
(五) 移動、婚姻和地方感 331
二、 自然保護區的經營管理 333
(一) 對保護區的認知誤差 333
(二) 規劃之際的配套措施 334
(三) 劃設前後的宣導措施 335
壹拾、 反思與限制 337
一、 研究反思 338
(一) 研究區域和研究對象 338
(二) 語言隔閡和性別隔閡 339
(三) 敏感資訊的透露與否 340
二、 研究限制 342
壹拾壹、 參考文獻 343
一、 英文、翻譯文獻 344
二、 中文文獻 355
三、 各章引言 372
附錄壹、八罩群島自然保護區 373
一、 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 374
二、 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 374
三、 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東吉嶼、西吉嶼、頭巾、鐵砧) 375
四、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376
五、 臺灣海島型自然保護區 376
六、 國內外的自然保護區分類系統 378
附錄貳、學位考試意見回覆 379
附錄參、謝誌 387
一、 澎湖 388
(一) 關於島民 388
(二) 關於研究 391
二、 高屏 392
三、 花蓮 393
四、 結語 395
一、英文、翻譯文獻
Acott, E., & Urquhart, J. (2015). People, place and fish: Exploring the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of inshore fishing through photography. In S. Warren & P. Jones (Eds.), Creative economies, creative communities: Rethinking place, policy and practice (pp.43-63). Fareham: Ashgate.
Agnew, J. A. (1987).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MA: Allen and Unwin.
Ahrentzen, S. B. (1992). Home as a workplace in the lives of women.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113-138). NY: Plenum.
Alcamo et al. (2003).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Bailey, E., Devine-Wright, P., & Batel, S. (2016). Using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 place attachments and responses to power line proposals: The importance of life-place trajector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48: 200-211.
Baldacchino, G. (2004). The coming of age of island studies.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5(3): 272-283.
Baldacchino, G. (2005). The contribution of ‘social capital’ to economic growth: Lessons from island jurisdictions. The Round Table 94(1): 31-46.
Baldacchino, G. (2006). Islands, island studies, island studies journal. Island Studies Journal 1(1): 3-18.
Baum, T. (1997). The fascination of islands: A tourist perspective. In D. G. Lockhart & D. Drakakis-Smith (Eds.), Island tourism: Trends and prospects (pp.21-35). NY: Pinter.
Beckley, T. M. (2003).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ociocultur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in attachment to place. In L. E. Kruger (Ed.), Understanding community-forest relations (pp.105-126). Portland, OR: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Belk, R. W. (1992). Attachment to possessions.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37-62). NY: Plenum.
Bleam, R. M. (2018). Unbounded place meanings and embodied place identities for conservation volunteers in Scottsdale, Arizo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56: 76-83.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MA: Allyn and Bacon.
Brehm, J. M., Eisenhauer, B. W., & Krannich, R. S. (2006). Community attachments as predictors of local environmental concern: The case for multiple dimensions of attachmen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0(2): 142-165.
Brown, B. B., & Perkins, D. D. (1992). Disruptions in place attachment.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279-304). NY: Plenum.
Buntman, F. L. (2003). Robben island and prisoner resistance to apartheid.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wla, L. (1992). Childhood place attachments.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63-86). NY: Plenum.
Cheadle, N. (2009). Figurations of islandness in Argentin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Macedonio Fernández, Leopoldo Marechal, and César Aira. Island Studies Journal 4(2): 203-224.
Chen, T. H., & Cheng, I. J. (1995). Breeding biology of the green turtle, Chelonia mydas, (Reptilia: Cheloniidae) on Wan-An island, Peng-Hu archipelago, Taiwan. I. nesting ecology. Marine Biology 124(1): 9-15.
Cheng, A. S., Kruger, L. E., & Daniels, S. E. (2003). “Place” as an integrating concept in natural resource politics: Propositions for 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genda.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16: 87-104.
Conkling, P. (2007). On islanders and islandness.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97(2): 191-201.
Cresswell, T. (2004/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徐苔玲、王志弘譯)。臺北市:群學。(MA: Blackwell Publishing)
Cross, J. E. (2001). What is sense of place?. Prepared for the 12th Headwaters Conference, Western State College, November 2-4, 2001.
Cuba, L., & Hummon, D. M. (1993). Constructing a sense of home: Place affiliation and migration across the life cycle. Sociological Forum 8(4): 547-572.
Dear, M. (1992). 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NIMBY syndrom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58: 288-300.
Devine-Wright, P. (2009). Rethinking NIMBYism: 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explaining place-protective ac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 426-441.
Devine-Wright, P. (2011). Place attachment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renewable energy: A tidal energy case stud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 336-343.
Devine-Wright, P., & Howes, Y. (2010). Disruption to place attach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 A wind energy case stud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271-280.
Dudley, N. (2008). 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Gland, Switzerland: IUCN.
Everest-Phillips, M. (2014). Small, so simple? Complexity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ngapore: UNDP Global Centre for Public Service Excellence.
Farnum, J., Hall, T., & Kruger, L. E. (2005). Sense of place in natural resource recreation and tourism: A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research findings.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PNW-GTR-660. Portland, OR: USDA,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Fried, M. (1963). Grieving for a lost home. In L. J. Duhl (Ed.), The urban condition: People and policy in the metropolis (pp.124-152). NY: Simon & Schuster.
Gibson, S. D. S. (1981). Sense of place – defense of place: A case study of the Toronto islan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Giuliani, M. V. (1991). Toward an analysis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to the hom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8(2): 133-146.
Giuliani, M. V., & Feldman, R. (1993). Place attachment in a developmental and cultural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3: 267-274.
Goldman, A. E. (1962). The group depth interview. Journal of Marketing 26(3): 61-68.
Gustafson, P. (2001). Meanings of place: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5-16.
Hammitt, W. E., & Cole, D. N. (1998). Wildland recreation: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nd ed). NY: John Wiley & Sons.
Hashemnezhad, H., Heidari, A. A., & Hoseini, P. M. (2013). “Sense of place” and “place attach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3(1): 5-12.
Hausmann, A., Slotow, R., Burns, J. K., & Minin, E. D. (2016). The ecosystem service of sense of place: Benefits for human well-being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43(2): 117-127.
Hay, P. (2006). A phenomenology of islands. Island Studies Journal 1(1): 19-42.
Hay, R. (1998). Sense of place in developmental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8: 5-29.
Hepburn, E. (2012). Recrafting sovereignty: Lessons from small island autonomies?. In A-G. Gagnon & M. Keating (Eds.), Political autonomy and divided societies: Imagining democratic alternatives in complex settings (pp.118-133). Basingstoke, UK: Palgrave Macmillan.
Hernández, B., Hidalgo, M. C., Salazar-Laplace, M. E., & Hess, S. (2007).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natives and non-nativ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7: 310-319.
Hernández-Morcillo, M., Plieninger, T., & Bieling, C. (2013). An empirical review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 indicators. Ecological Indicators 29: 434-444.
Hess, A. L. (1990). Overvi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small islands. In W. Beller, P. d. Ayala & P. Hein (E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small islands (pp.3-14). Paris, Franc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Hidalgo, M. C., & Hernández, B. (2001).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273-281.
Hsu, C. H., Chen, C. T., & Chuang, C. T. (2005). An analysis of Wang-An island eco-tourism and it's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he Fisheries Society of Taiwan 32(4): 367-381.
Huang, W. H., & Lee, S. H. (2013). Islandness of an island on the border – Case study of Lieyu island, Kinmen,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sland Development.
Hummon, D. M. (1992). Community attachment: Local sentiment and sense of place.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253-278). NY: Plenum.
IUCN. (1994). 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CNPPA with the assistance of WCMC.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IUCN.
Jackson, R. E. (2008). Islands on the edge: Exploring islandness and development in four Australian case stud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asmania.
Johnson, C. Y. (1998). A considera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in African American attachment to wildland recreation places. Human Ecology Review 5(1): 5-15.
Johnson, C. Y., & Bowker, J. M. (2004). African-American wildland memories. Environmental Ethics 26(1): 57-75.
Jorgensen, B. S., & Stedman, R. C. (2001). Sense of place as an attitude: Lakeshore ow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proper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233-248.
Khakzad, S., & Griffith, D. (2016). The role of fishing culture in communities’ sense of place as an added-value in management of coastal areas. Journal of Marine and Island Cultures 5: 95-117.
King, R. (1993). The geographical fascination of islands. In D. G. Lockhart, D. Drakakis-Smith & J. Schembri (E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small island states (pp.13-37). NY: Routledge.
Knox, P. L., & Marston, S. A. (2009).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5th ed). NJ: Prentice Hall.
Kruger, L. E., Hall, T. E., & Stiefel, M. C. (2008). Understanding concepts of place in recreatio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PNW-GTR-744. Portland, OR: USDA,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Kudryavtsev, A., Stedman R. C., & Krasny, M. E. (2012). Sense of plac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8: 229-250.
Lai, H. M., Lim, G., & Yung, J. (2014). Island: 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 1910-1940 (2 edition).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arson, S., Freitas, D. M. D., & Hicks, C. C. (2013). Sense of place as a determinant of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 the environment: Implications for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ustral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17: 226-234.
Lawrence, E. (1994)。朗文英漢雙解生物學辭典(Henderson’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biological terms)(張宏達、林哲甫、張維欽譯)。臺北市:朗文。(HK: Pearson Education China Limited)
Lewicka, M. (2011). On the varieties of people’s relationships with places: Hummon’s typology revisited.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43(5): 676-709.
Lofland, J., & Lofland, L. H. (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任凱、王佳煌合譯)。臺北市:學富文化。(Belmont, CA: Wadsworth)
Low, S. M. (1992). Symbolic ties that bind: Place attachment in the plaza.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165-185). NY: Plenum.
Low, S. M., & Altman, I. (1992). Place attachment: A conceptual inquiry.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1-12). NY: Plenum.
MacArthur, R., & Wilson, E. O. (1967).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nzo, L. C. (2003). Beyond house and haven: Toward a revisioning of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pla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3: 47-61.
Manzo, L. C. (2005). For better or worse: Exploring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lace mean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5: 67-86.
Mazumdar, S., & Mazumdar, S. (1993). Sacred space and place attach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3: 231-242.
McCall, G. (1994). Nissology: A proposal for 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the Pacific Society 17(2-3): 93-106.
McHugh, K. E., & Mings, R. C. (1996). The circle of migration: Attachment to place in aging.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6(3): 530-550.
Najafi, M., & Shariff, M. K. B. M. (2011). The concept of place and sense of place in architectur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s 6(3): 187-193.
Najafi, M., & Shariff, M. K. B. M. (2012). The concept of place attachment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45: 7637-764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1965). The science of geography report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on geography. 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orberg-Schulz, C. (1980/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施植明譯)。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NY: Rizzoli)
Peet, R. (1998/2005)。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臺北市:群學。(Oxford: Blackwell)
Pred, A. (1983). 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13(1): 45-68.
Proshansky, H. M. (1978).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0: 147-169.
Proshansky, H. M., Fabian, A. K., & Kaminoff, R. (1983). Place-identity: 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 57-83.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Relph, E. (1985). Geographical experiences and being-in-the-world: The phenomenological origins of geography. In D. Seamon & R. Mugerauer (Eds.), Dwelling, place and environment: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person and world (pp.15-31).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Riley, R. B. (1992). Attachment to the ordinary landscape.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13-35). NY: Plenum.
Rowles, G. D. (1983a). Between worlds: A relocation dilemma for the Appalachian elderl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17(4): 301-314.
Rowles, G. D. (1983b). Place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old age: Observations from Appalach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 299-313.
Royle, S. A. (2001). A geography of islands: Small island insular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ubinstein, R. L. (1989). The home environments of older people: A description of the psychosocial processes linking person to plac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4(2): S45-53.
Rubinstein, R. L., & Parmelee, P. A. (1992). Attachment to plac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life course by the elderly.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139-163). NY: Plenum.
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2(2): 19-53.
Scannell, L., & Gifford, R. (2010). 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 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1-10.
Shamai, S. (1991). Sense of place: An empirical measurement. Geoforum 22(3): 347-358.
Shamai, S., & Kellerman, A. (1985). Conceptual and experimental aspects of regional awareness: An Israeli case study. Tijdschrift voor Econ. en Soc. Geografie 76(2): 88-99.
Shields, C. (2004). Collected stories. London: Fourth Estate.
Shumaker, S. A., & Taylor, R. B. (1983). Toward a clarification of people-place relationships: A model of attachment to place. In N. R. Feimer and E. S. Geller (E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Dir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pp.219-256). NY: Praeger.
Silverman, M. G. (1971). Disconcerting issue.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partz, J. T., & Shaw, B. R. (2011). Place meanings surrounding an urban natural area: A qualitative inqui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 344-352.
Stedman, R. C. (2002).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place: Predicting behavior from place-based cognitions, attitude, and ident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4(5): 561-581.
Stedman, R. C. (2003). Sense of place and forest science: Toward a program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Forest Science 49(6): 822-829.
Steele, F. (1981). The sense of place. Boston: CBI Publishing Company.
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 (1990/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Focus groups: Theory and practice)(歐素汝譯)。臺北市:弘智文化。(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Stokols, D., & Shumaker, S. A. (1981). People in places: A transactional view of settings. In J. Harvey (Ed.), 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pp.441-488). NJ: Erlbaum.
Stratford, E. (2008). Islandness and struggles over development: A Tasmanian case study. Political Geography 27(2): 160-175.
Stratford, E., Baldacchino, G., McMahon, E., Farbotko, C., & Harwood, A. (2011). Envisioning the archipelago. Island Studies Journal 6(2): 113-130.
Taglioni, F. (2011). Insularity, political status and small insular spaces. Shim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Island Cultures 5(2): 45-67.
Tsai, C. Y., & Shiue, Y. C. (2010). The study of current residents’ cognition, place attachment and community sense of tourism impacts towards the casino industry development.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4(5): 710-721.
Tuan, Y. F.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Tuan, Y. F. (1977/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潘桂成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an, Y. F. (1998/2006)。逃避主義(Escapism)(周尚意、張春梅譯)。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Urquhart, J., & Acott, T. (2014). A sense of place in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The case of Cornish fishing communities.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27: 3-19.
Vorkinn, M., & Riese, H. (2001).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a local context: The significance of place attachment.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3(2): 249-263.
Weale, D. (1991). Islandness. Island Journal 8: 81-82.
Williams, D. R. (1995). Mapping place meaning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A Technical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Interior Columbia River Basin Ecosystem Management Project. Walla Walla, WA: USDA Forest Service.
Williams, D. R. (2008). Pluralities of place: A user’s guide to place concepts, theories, and philosophies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L. E. Kruger, T. E. Hall & M. C. Stiefel (Eds.), Understanding concepts of place in recreatio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pp.7-30).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PNW-GTR-744. Portland, OR: USDA,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Williams, D. R. (2014). Making sense of ‘place’: Reflections on pluralism and positionality in plac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1: 74-82.
Williams, D. R., & Patterson, M. E. (1996). Environmental meaning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from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human geography.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 9: 507-521.
Williams, D. R., & Roggenbuck, J. W. (1989).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ssion on Outdo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NRPA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 San Antonio, Texas, October 20-22, 1989.
Williams, D. R., & Stewart, S. I. (1998). Sense of place: An elusive concept that is finding a home in ecosystem management. Journal of Forestry 96(5): 18-23.
Williams, D. R., & Vaske, J. J. (2003).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Forest Science 49(6): 830-840.
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 W., & Watson, A. E. (1992).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 14: 29-46.
Wynveen, C. J., Kyle, G. T., & Sutton, S. G. (2012). Natural area visitors’ place meaning and place attachment ascribed to a marine sett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2: 287-296.

二、中文文獻
于錫亮(2011)。澎湖南方四島生態旅遊先期規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2008)。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東吉嶼、西吉嶼、頭巾、鐵砧)可行性評估及範圍劃設規劃書。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計畫。
井田麟鹿(1911/1985)。澎湖風土記。臺北市:成文。
內政部(2014)。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計畫。臺北市:內政部。
尹建中(1969)。澎湖人移居臺灣本島的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臺北市。
方引平(2014)。澎湖南方四島的陸域動物資源。臺灣博物,33(3),28-33。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 增訂第十七版。臺北市:五南。
王文誠(2012)。澎湖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社會經濟影響及發展策略研析。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計畫。
王玉懷(2012)。澎湖南方四島海域環境及棲地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王純君(2009)。生物與非生物因子對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卵窩含氧量的影響暨氧氣變化之探討。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王健旺(2003)。臺灣的土地公。臺北縣:遠足文化。
王惠珍(1997)。澎湖縣望安島上綠蠵龜產卵地選擇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王筱雯(2011)。以海龜生態旅遊為依據─探討社會大眾對海洋環境教育的認知。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花蓮縣。
王穎、陳翠蘭(1988)。澎湖貓嶼鳥相之初步調查。師大學報,33,507-529。
王鑫(1998)。「地方感」和「鄉土情」。大地地理雜誌,119,13。
王鑫、簡明龍(1996)。林業特刊第五十五號 自然保育國際重要文獻編譯手冊。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丘昌泰(2002)。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臺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17,33-56。
甘村吉(2009)。澎湖廟宇的法師與乩童圖錄。澎湖縣馬公市:甘村吉。
甘村吉(2010)。澎湖的王爺信仰圖錄。澎湖縣馬公市:甘村吉。
甘村吉、陳定國(2014)。澎湖宮廟小法與祭祀科儀。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
田毅鵬、齊苗苗(2013)。城鄉結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區感”與“故鄉情結”。天津社會科學,189,53-58。
禾薌(1996)。尋找綠蠵龜的故鄉。綠生活雜誌,90,80-83。
朱盈蒨(2014)。穿越驚濤駭浪,遇見失落仙境─澎湖南方四島生態旅遊。臺灣博物,33(3),42-47。
朱雲瑋(2015)。澎湖南方四島海域生態資源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何立德、羅柳墀、盧道杰、陳維立、徐嘉鴻(2012)。臺南縣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經營管理效能評估。地理學報,65,1-26。
何孟興(2009)。兩難的抉擇:看明代萬曆中期澎湖遊兵的設立(上)。硓石,57,83-107。
何孟興(2014)。據險伺敵:明代澎湖築城議論之研究。止善,16,55-83。
作者未詳(1862 & 1892/1987)。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地輿全圖(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第33卷)。臺北市:大通書局。(原作約於1862年和1892年出版)
吳一萍(2009)。退伍軍人懷舊情感、地方依附及戰地觀光意願之研究,兼論金門戰地觀光政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吳府宮委員會(2001)。澎湖縣望安鄉吳府宮重修誌。澎湖縣望安鄉:吳府宮委員會。
吳珮慈(2012)。探討遊憩專門化、地方依附和環境行為之研究─以澎湖水肺潛水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吳楨翔(2016)。從賭博態度、犯罪被害恐懼與地方依附探討連江縣南竿鄉民對觀光賭場設立意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呂怡儒(2001)。臺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臺北市。
呂瓊葉(2015)。旅遊意象對地方依附、體驗品質、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澎湖縣。
宋秉明(2001)。國家公園和原住民互動。在李秋芳主編,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頁33-60)。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李永展(1998)。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33-44。
李光中(2012)。臺灣自然保護區經營的新思維與新類型。臺灣林業期刊,38(1),44-49。
李光中、王鑫(2004)。建立和評估自然保護區社區參與論壇之研究─以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地理學報,36,1-22。
李光中、李培芬(2004)。臺灣的自然保護區。新北市:遠足文化。
李光中、許子翊、江紹瑜(2013)。促進權益關係人參與規劃「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管理維護計畫」之行動研究。國家公園學報,23(3),13-32。
李利國(1983)。探訪一座無人島─西吉島的一頁滄桑。在李利國主編,青青山頭上的血痕(頁88-101)。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志薔、金成財、周美玲、朱賢哲、沈可尚、吳介民、黃庭輔、陳芯宜、郭珍弟、簡偉斯、李泳泉、許綺鷰、李孟哲、郭政彰、劉芸后(2001)。流離島影。臺北市:唐山。
李良輝、曾清涼(2005)。澎湖群島島嶼數量委託清查計畫報告書。高雄市: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李淑華(1987)。這裡是澎湖第一。光華,12(11),108-111。
李嘉諭(2009)。地方依附與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澎湖縣西嶼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臺北市。
李蕙蓁(1998)。望安島學生、居民與遊客對綠蠵龜保育認知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李麗玲(2015)。社會資本、地方依附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金門縣居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高雄市。
杜臻(1684/1961)。澎湖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汪大淵(1349/1980)。島夷志略。在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沈德汶(2008)。日治時期臺灣浮浪者取締制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臺北市。
周于仁、胡格纂輯(1740/2005)。澎湖志略。在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五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素卿、蔡慧敏(2000)。「離島建設條例施行細則」研究。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林文隆(1999)。望安島與將軍澳嶼住屋類型之變遷。澎湖縣: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林志昌(1999)。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Chelonia mydas)產卵保護區管理策略的探討。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林長興(2000)。澎湖縣生態保育手冊。澎湖縣:澎湖縣政府。
林長興(2011)。澎湖的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臺灣濕地,83,21-23。
林俊全(2009)。澎湖南方四島及周邊島嶼陸域生態及地形地質景觀資源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林崇熙(2007)。雲林意識的形成:一個多元辯證的地方感。雲林文獻,49,89-105。
林會承(1980)。望安島聚落成長、形態及住屋。建築師,十月號,53-61。
林會承(1998)。望安島六聚落之空間及形式之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2-H-033-001)。桃園縣:中原大學建築系。
林會承、胥直強、徐思潔(1982a)。望安中社(上)。建築師,85,42-48。
林會承、胥直強、徐思潔(1982b)。望安中社(下)。建築師,86,26-35。
林會承總編撰(2014)。望安鄉志。澎湖縣望安鄉:澎湖縣望安鄉公所。
林嘉男、許毅璿(2007)。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附」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5(1),41-71。
林豪總修、薛紹元訂補(1894/2006)。澎湖廳志(上)。在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二十九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豪總修、薛紹元訂補(1894/2006)。澎湖廳志(下)。在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三十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麗娟(2016)。遊客懷舊情感與地方依附對負責任環境行為之影響─以金門山后聚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臺中市。
林寶安(2017)。從核廢料場到自然保留區:澎湖南方四島的漁村變遷。硓石,87,2-39。
邱宜文(2010)。從社神到土地公:以平鎮地區伯公為中心的考察。臺北市:文津。
侯又榕(2007)。澎湖縣高中職生對馬公市中央街區依附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侯錦雄(2014)。澎湖南方四島菜宅景觀保存與活化再利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施其陽(2015)。探究新店十四張居民的地方感形塑與迫遷之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花蓮縣。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學報,16,115-137。
紀駿傑(1998)。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濟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1,141-168。
紀駿傑(2001)。原住民、自然資源與共同經營。在李秋芳主編,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頁15-32)。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紀駿傑、王俊秀(1998)。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山海文化雙月刊,19,86-104。
紀麗美總編輯(2005)。山‧海‧記憶:陶藝家曾愛真紀念集。澎湖縣:澎湖文化局。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在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市:巨流。
胡建偉纂輯(1771/2004)。澎湖紀略。在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十二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胡興華(2003)。臺灣的漁業。臺北市:遠足文化。
郁永河(1697/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 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倪進誠(2003)。臺灣的離島。臺北縣:遠足文化。
夏曼‧藍波安(1997)。冷海情深。臺北市:聯合文學。
夏鑄九、陳志梧(1988)。臺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角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4),233-246。
徐韶良(2004)。保護區管理規劃之權益關係人分析─以金門國家公園慈湖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臺北市。
徐磊青、楊公俠(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臺北市:五南。
朗文出版集團(1988)。朗文當代英漢雙解詞典(Longm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香港:朗文。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006)。花宅聚落保存基礎調查及社區營造先期規劃。澎湖縣:澎湖縣政府。
馬一龍土木結構技師事務所(2005)。望安鄉中社村古厝景觀風貌規劃設計。望安鄉:望安鄉公所。
高世澤(2003)。捷運的出口是海洋。臺北市:九歌。
高玉山(2007)。戰後澎湖民間信仰與法師的側面─以望安鄉水垵村為研究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臺南市。
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1696/2004)。臺灣府志。在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二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師第(1956)。澎湖地理。臺北市:史地雜誌社。
商累仁(2007)。澎湖離島「替代觀光」發展之研究─吉貝與望安的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臺北市。
崎山克彥(2010)。我有一個島─卡兒哈甘(廖詩文、唐一寧、曹翠雲譯)。臺北市:時周文化。
張二文(2004)。土地之歌:美濃土地伯公的故事。臺南市:翰林。
張永祥(2011)。以綠蠵龜發展生態旅遊之居民參與態度探討─以澎湖望安島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臺北市。
張玉蓮(2014)。應用擴增實境行動導覽以提升古蹟襲產參訪者之地方感。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北市。
張至維(2013)。澎湖南方四島海域生態熱點調查與潛點規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張智龍(2012)。綠島休閒潛水參與者在環境屬性與地方依附上對重遊意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體育碩士班,臺東市。
張朝勝(2011)。島嶼依戀─以望安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屏東縣。
張朝勝(2013)。島嶼啟悟。澎博通訊,18,21-23。
張朝勝(2014a)。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東吉嶼、西吉嶼、頭巾、鐵砧)。在林會承總編撰,望安鄉志(頁99-105)。澎湖縣望安鄉:澎湖縣望安鄉公所。
張朝勝(2014b)。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在林會承總編撰,望安鄉志(頁105-116)。澎湖縣望安鄉:澎湖縣望安鄉公所。
張朝勝、李光中(2014)。虛構保育─綠蠵龜經驗省思。硓石,76,29-51。
張朝勝、李光中(2015)。島民何在?我眼中的南方四島。臺灣博物,34(2),66-77。
張朝勝、李光中、許玲玉(2016)。賦存於文化與自然之間的臺灣閃玉礦業。臺灣鑛業,68(4),63-82。
張朝勝、梁又仁、吳禎祺、吳杰龍、裴家騏(2017)。澎南五嶼牧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硓石,88,53-95。
張朝勝、裴家騏(2014)。島嶼依戀─以望安島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7(2),1-36。
張詞詠(2014)。生活風格遷移研究:苗栗「三義藝術村」居民自我認同與地方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臺北市。
張麗珠、趙善如、王仕圖、呂安雅(2014)。澎湖縣望安與七美地區家庭福利服務需求之調查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8(2),1-29。
曹躍鎧(2013)。地方依附與環境態度對生態觀光發展之影響─以馬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臺北市。
許玉河(2010)。西吉嶼:失去炊煙的土地。硓石,58,53-77。
許紅玉、陳啓章紀錄整理(2010)。海海人生:澎湖漁村在地產業文化紀錄。澎湖縣: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許淑依(2011)。澎湖八罩群島東吉嶼聚落調查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學系,臺中市。
許義忠(2010)。休閒遊憩管理:遊憩研究與管理新概念。臺北縣:華立圖書。(編譯自Understanding concepts of place in recreatio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一書)
郭金龍(1996)。赤崁村廟紫菜採集的管理制度─姑婆嶼之例。硓石,2,15-30。
郭金龍、呂文雄、蔡丁進、張新芳、曾文明、謝宗達、陳萬允、王慧筠(2002)。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郭筱葳(2007)。文化觀光對社區永續發展的角色探討─以澎湖縣望安島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陳久林(1998)。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卵窩溫度變化對稚龜性別比與孵化狀況影響之探討。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陳禾張(2002)。澎湖縣望安島沙灘沙層特性對綠蠵龜卵窩分布的影響。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秀娟(1997)。澎湖望安島與將軍澳嶼維生方式的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北市。
陳和海(2013)。金門居民的地方依附與觀光賭場衝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金門縣。
陳建志(2009)。臺灣保護區經營管理計畫審析與能力建構體系規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劃。
陳偉(1993)。島國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添喜(2009)。在龜的國度:龜的生態與習性。南投縣: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
陳凱妮(2013)。金門居民地方依附對觀光發展衝擊態度與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金門縣。
陳逸軒(2009)。影響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卵窩水勢能變化的因子以及孵化期間水勢能變化對卵窩的影響。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陳慶源(2011)。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環境空缺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設計學院,彰化縣。
陳憲明(1995)。澎南地區五德里廟產的石滬與巡滬的公約。硓石,1,4-10。
陳憲明、顏秀玲(1991)。澎湖漁村人口遷移及生活調適─望安鄉水垵村的個案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57-70。
曾文明(1997)。舊厝滄桑及點滴。西瀛風物,3,56-64。
曾文明(1998)。「好善堂」古碑發掘始末及碑文釋考。西瀛風物,5,66-89。
曾文明(2002)。望安鄉。在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375-474)。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曾文明(2009)。花宅聚落保存淺見及對「花宅聚落模型」的期待。澎博通訊,1,2-4。
曾文明(2010a)。八罩島鴛鴦窟震洋艇基地史實鉤沉(上)。硓石,58,120-137。
曾文明(2010b)。八罩島鴛鴦窟震洋艇基地史實鉤沉(下)。硓石,59,2-27。
曾文明(2014)。不停轉的舵輪:朱秀吉船長訪談錄。澎湖縣: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曾文明(2016)。如琢如磨的人生:陳海山父子的文石天地。澎湖縣: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曾永平、陳雅慧、許義忠(2017)。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寶天祥居民之地方意義研究。國家公園學報,27(2),63-77。
曾旭正(2010)。地點、場所或所在─論“place”的中譯及其啟發。地理學報,58,115-132。
曾依苓(2008)。回歸共生─澎湖望安花宅傳統聚落再生之社區營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桃園縣。
程一駿(2008)。97年度澎湖附近海域海龜族群生態調查及推動伙伴關係計畫成果報告。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研究計劃。
程一駿(2009)。98年度澎湖附近海域海龜族群生態調查及推動伙伴關係計畫成果報告。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研究計劃。
程一駿(2010)。99年度澎湖附近海域海龜族群生態調查及推動伙伴關係計畫成果報告。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研究計劃。
程一駿(2010)。綠蠵龜─跟著海龜教授尋找綠蠵龜。臺中市:晨星。
程一駿(2011)。100年度澎湖附近海域海龜族群生態調查及推動伙伴關係計畫成果報告。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研究計劃。
程一駿(2012)。101年度澎湖附近海域海龜族群生態調查及推動伙伴關係計畫成果報告。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研究計劃。
程一駿(2013)。102年度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內海龜族群量生態調查成果報告。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研究計劃。
程一駿、林長興(1996)。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生態解說手冊。澎湖縣:澎湖縣政府。
程一駿、翁進坪(1996)。洄游澎湖的:海龜與海豚。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程一駿、劉淑玲(2001)。澎湖縣綠蠵龜生態保育手冊。澎湖縣:澎湖縣農漁局。
程建中(2011)。澎湖南方四島鳥類生態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黃仲昭(1489/1988)。八閩通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黃洛敏(2011)。影響島嶼觀光客負責任環境行為因素之研究:目的地吸引力、滿意度與地方依附間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休閒遊憩與創意產業管理研究所,屏東縣。
黃國揚(1997)。認識花嶼。澎湖縣望安鄉:澎湖縣望安鄉花嶼國民小學。
黃敏治(2004)。澎湖縣望安鄉發展綠蠵龜生態旅遊之經濟效益評估。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黃敏郎(2013)。東嶼坪嶼、西嶼坪嶼及東吉嶼潛在地質危險區域調查暨應變規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黃敏郎(2014)。西吉嶼潛在地質危險區域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黃琳(1994)。綠蠵龜的原鄉。綠生活雜誌,64,60-66。
黃進福(2008)。小琉球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地方感的形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北市。
黃雯娟(2014)。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73,79-105。
黃禮強、張長義(2008)。宗教勝地居民地方感之研究—以苗栗獅頭山為例。都市與計劃,35(3),227-251。
黃禮強、張長義(2010)。島嶼地方感的內外形塑—以望安鄉中社村為例。在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主辦,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99年年會暨國家公園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會,臺北市。
黃躍雯(2001)。築夢荒野:臺灣國家公園的建制過程。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黃躍雯、倪進誠、商累仁(2010)。澎湖縣望安島發展「替代觀光」的初步規劃與行動構想。島嶼觀光研究,3(4),1-25。
楊同正(1996)。澎湖望安綠蠵龜(Chelonia mydas)生殖期的巢間行為及產卵地選擇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楊玲(2015)。居民涉入程度、地方依附感及節慶活動效益關係之研究─以幸福感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金門縣。
楊博淵(1999)。水垵的建築。澎湖縣: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楊博淵(2009)。澎湖縣望安花宅聚落文化資產整合及經營管理計畫。澎湖縣: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楊博淵(2010)。望安花宅聚落基礎資料及擴大文化景觀登錄調查研究計畫。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楊博淵(2011)。澎湖南方四島文史資源先期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楊博淵(2014)。島嶼邊緣.邊緣島嶼─澎湖南方四島人文聚落。臺灣博物,33(3),16-27。
葉佳瑜(2011)。澎南四島及澎湖保護區經營探討管理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高雄市。
詹瑞峰(1999)。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桃園縣。
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裴家騏(2016)。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羊群管理策略評估。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趙汝適(1125/1961)。諸蕃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9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趙尚瑜(2012)。澎湖地區居民與遊客生態旅遊深度差異之探討:以望安島綠蠵龜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趙芝良、葉美智、盧道杰、陳瑋苓、徐霈馨(2010)。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之經營管理效能評估。國家公園學報,20(4),33-44。
趙善如、王仕圖、張麗珠、陳婕誼、湯于萱、龔家琳(2013)。在稀少中看見豐富─澎湖縣望安鄉社區資產之探究。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2),25-68。
趙綺芳(2010)。舞動文化:沖繩竹富島的民族誌。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劉可強、喻肇青、慕思勉(2010)。澎湖縣重要聚落望安花宅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劉仲冬(2008)。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在胡幼慧編著,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5-162)。臺北市:巨流。
劉俊志(2004)。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差異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劉淑玲(2013)。澎湖地景保育經營管理的策略及問題之探討。在林俊全、齊士崢、劉瑩三、陳文山、李建堂、李光中編著,地景保育論文集(頁65-70)。臺北市:農委會林務局、臺大地理系。
劉德偉(2015)。離島地區觀光吸引力、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之研究─以馬祖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東市。
澎湖中社廟(1990)。澎湖中社廟重修誌。澎湖縣望安鄉:澎湖中社廟。
蔡佳芸(2004)。高雄市境澎湖籍移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臺南市。
蔡俊哲(2004)。澎湖群島體系與無人島地籍管理之探討。硓石,34,113-124。
蔡建福(2001)。鄉村生活型態抉擇的前進計畫:鄉村社區的自我認同與再認同。在臺灣鄉村社會學會主辦,臺灣鄉村社會學會九十年年會暨臺灣鄉村社會發展願景研討會,臺北市。
蔡智仁(1998)。澎湖社里領域之再省思:以望安島及將軍澳兩島七社里為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桃園縣。
蔡智勇(2010)。居民對觀光賭場發展態度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系,桃園市。
蔡萬生(2011)。澎湖南方四島海域漁業資源與生態敏感區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蔣毓英纂修(1685/2004)。臺灣府志。在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一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亦翔(2010)。孤島凝視‧流變地方:澎湖東吉聚落的記憶、想像與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桃園縣。
鄭秀玲(2008)。澎湖居民之地方意象、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觀音亭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鄭明修(2009)。澎湖南方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及西吉嶼四島周邊海域生態資源調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
鄭明修(2014)。澎湖南方四島海域是臺灣的海鮮銀行。臺灣博物,33(3),6-15。
鄭錫欽、劉淑玲、胡俊傑(2008)。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暨離島海域旅遊分級宣導手冊。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鄭謙遜(2014)。澎湖南方四島的鳥類。臺灣博物,33(3),34-41。
盧泰豐(2007)。澎湖高中職生對新生態典範與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盧道杰(2001)。分權、參與及保護區經營管理:以宜蘭無尾港與高雄三民楠梓仙溪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地理學報,30,101-124。
盧道杰(2004)。臺灣社區保育的發展:近年來國內三個個案的分析。地理學報,37,1-25。
盧道杰、王牧寧(2006)。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效能評估初探—以宜蘭縣無尾港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國家公園學報,16(2),85-100。
盧道杰、王牧寧、闕河嘉(2008)。無尾港野生動物保護區經營管理效能評估:RAPPAM的引進與適用。地理學報,54,51-78。
盧道杰、陳律伶、台邦‧撒沙勒、闕河嘉、裴家騏、蔡博文、王進發(2010)。自然保護區發展共管機制的挑戰與機會。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91-130。
盧道杰、趙芝良、羅欣怡、高千雯、陳維立、羅柳墀、葉美智、何立德、張弘毅、王中原(2013)。臺灣海岸河口溼地型保護區經營管理效能評估。地理學報,68,19-42。
賴阿蕊(2013)。澎湖漁船搭載客貨法律問題之分析。航運季刊,22(1),1-20。
賴鵬仁(2001)。望安沙灘坡度對綠蠵龜上岸及產卵之影響。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戴世玫、黃鋕榮、呂鳳玲(2012)。兒少家庭支持取向的社區工作─澎湖望安的服務經驗。社區發展季刊,139,313-324。
戴世玫、蔡玫玫、劉庭芳、張菀怡(2013)。離島社區工作圖像─望安和七美兒少服務的行動與反思。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3),99-134。
戴興盛、莊武龍、林祥偉(2011)。原住民於何處狩獵?東臺灣太魯閣族某村落之實證研究。地理學報,62,49-72。
聯美股份有限公司(2001)。望安遊樂船碼頭及陸域設施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澎湖縣: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謝杰(1595/1988)。虔臺倭纂。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謝議霆(2004)。光害對於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行為之影響。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市。
鍾玲(1992)。望安。在鍾玲主編,生死冤家(頁177-200)。臺北市:洪範。
簡惠華(2005)。聚落保存策略之研究:以澎湖望安中社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臺北市。
藍姆路‧卡造(2008)。狩獵經驗與地方意涵。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4),13-30。
顏文彬(1996)。第二光盛輪海難事件訪談記。西瀛風物,創刊號,101-104。
顏文彬(2009)。第三海盛輪、聯盛輪、第二光盛輪海難事件報告書。澎湖縣: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羅柳墀、陳久林、陳添喜(2016)。2014年澎湖縣綠蠵龜(Chelonia mydas)繁殖與族群危機調查。臺灣生物多樣性研究,18(1),51-68。
嚴立楷(2004)。虛構海洋。臺北市:寶瓶文化。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13,7-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